2025年3月11日,厦门钨业接受来自华泰证券等33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的形式,会上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周羽君,证券事务专员 沈楚城回答了相关问题: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摘要
1. 厦门钨业2024年业绩介绍
根据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4年公司总资产453.91亿元,同比增长15.58%;净资产159.18亿元,同比增长41.97%;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52.71亿元,同比减少10.48%;实现归属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增加8.60%。钨钼业务方面。2024年度,公司钨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4.75亿元,同比增长6.15%;实现利润总额24.94亿元,同比增长6.25%。钨钼主要产品平稳发展,其中,深加工产品细钨丝共实现销量1,354亿米,同比增长5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切削工具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稀土业务方面。2024年度,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48亿元,同比下降18.97%;实现利润总额2.38亿元,同比增长65.50%。主要深加工产品磁性材料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6%,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能源新材料业务方面。2024年度,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97亿元,同比下降23.19%;实现利润总额5.08亿元,同比下降9.07%。三元材料产品销量5.14万吨,同比增长37%;钴酸锂产品销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4%。受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收入及利润同比减少。
2. 公司如何展望钨市场走势?
我国钨资源长期以来处于供给与需求紧平衡的状态。由于未来2-3年全球新增钨矿个数有限,且矿山建设年限较长,受指标管控、生产成本及安全环保等影响,预计钨市场将总体保持供应偏紧格局。
3. 公司钨矿生产状况如何?未来有哪些资源规划?
公司内部现有四家钨矿企业,其中宁化行洛坑、都昌金鼎、洛阳豫鹭为在产企业,三家年产量合计约7,000至8,000吨金属吨,生产状况稳定;此外博白巨典钨钼矿为在建矿山,达产后预计每年产出钨精矿约2,000金属吨。接下来公司将通过推进在建矿山建设,推动参股的钨矿项目相关工作,积极扩大废钨回收利用等方面提高原材料保障能力。
4. 公司如何看待国内切削工具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产品置换、新增需求,机床数控化程度提高等,全球硬质合金、切削工具需求总量有望继续增长。先进制造业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模具等领域对高、精、尖复杂刀具的需求将推动刀具行业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我国刀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刀具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63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14%。
5. 公司如何看待切削工具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叠加制造业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技术和应用较为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将从汽车制造拓宽至更多的应用领域。而人形机器人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公司旗下厦门金鹭作为国产切削工具提供商和服务商,与多家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商有多年的合作,2023年便已推出了精密型行星减速机关键部件加工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公司正持续关注机器人领域技术的发展,对关键部件开发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并持续对现有成熟零部件解决方案进行横向推广。
6. 公司如何实现难加工材料的精密加工?
公司旗下厦门金鹭在难加工材料的精密加工能力方面具有三大核心优势:1.难加工材料精加产品种类丰富,涵盖车削、铣削、孔加工刀具,采用金鹭特殊刀型设计,能够实现难加工材料的高效、高表面质量的精加工。2.高导热性、硬度和韧性“三高”特性基体,满足客户精加工需求,维持产品稳定可靠。3.针对不同加工类型分别推出针对难加工材料的专属涂层,优化涂层工艺,提高涂层耐高温性能,提升刀具加工寿命。
7. 请问公司光伏用钨丝产品规格与细线化进展?
随着公司产能提高,光伏用钨丝产品规格得到极大丰富,从一开始的2-3款产品,到目前根据线径、强度等参数,已有十余款不同规格产品。目前公司主流产品线径为32μ与30μ,大致对应金刚线牌号为25线与23线,同时29μ/28μ产品已经具备量产能力,更细的产品也已做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8. 钨丝还可应用于哪些领域?
钨丝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可加工到超细直径等优秀性能,除用于光伏领域硅片切割之外,公司钨丝产品还可用于传统及特种照明、汽车玻璃、耐切割防护、微波炉、真空镀膜、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9. 钨丝如何应用于医疗领域?
由于钨丝具有出色的抗疲劳性和抗拉强度,可用于制作手术机器人微型机械丝绳,在不牺牲强度的前提下完成高精准度动作。同时钨丝凭借其小径化、耐腐蚀、显影性等出众特性,可作为外科手术导线、医用导管、电外科针具及电极,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10.请问公司海外稀土资源项目进展如何?
公司与赤峰黄金合资设立厦门赤金厦钨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赤金厦钨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老挝川圹省勐康稀土矿项目收购及全面接收,已开始产出少量稀土矿半成品。
11.请介绍公司稀土磁性材料业务的产能及规划?
目前公司控股子公司金龙稀土在长汀已具备1.2万吨的磁材毛坯产能,并在包头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正在长汀基地与包头基地分别建设5,000吨节能电机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扩产项目与5,000吨(首期)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进一步完善稀土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高端磁材市场的竞争力。
12.公司磁材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下游需求结构是否变化?
2024年公司磁性材料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6%,全年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家用电器、风力发电、工业电机,并且能够满足人形机器人用电机等下一代应用领域的规格及性能要求。近几年来公司加强汽车领域磁性材料客户的开发工作,汽车领域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13.如何看待三元锂电材料和磷酸铁锂未来的发展前景?
目前,磷酸铁锂由于其成本较低,这使得其在动力市场份额占据相当的比例。相比较而言,三元材料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未来回收产业的发展,三元材料在降低成本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另外除了降低成本之外,三元材料还在探索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和固态电池领域。
14.公司NL结构与传统结构比有何特点?
随着AI智能的逐渐普及,消费电池对正极材料能量密度等性能提出更高的需求,传统钴酸锂、三元等正极材料逐渐接近瓶颈期,公司与下游电池厂研究新体系正极材料,其结构与传统正极材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新结构正极材料结构更稳定,层间距更宽,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都有显著的提升。目前处于产业化初期,成本较高,但由于其结构更稳定,可以用廉价金属元素逐渐替代贵重金属,未来有较大的降本空间,有望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领域。
15.公司新能源板块固态电池进展如何?
公司2017年就开始布局固态电池相关材料,在固态电池上主要围绕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进行布局:正极材料方面,公司与下游客户在技术研发上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公司与知名电池企业合作研发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其结构比较稳定,层间距更宽,锂离子脱放过程中,形变很小,使得固态电池固-固界面不容易被破坏,且该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是比较适合用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通过结构改善,成功开发出第二代低残碱、高比表的锂镧锆氧LLZO,应用在正极材料包覆、正负极添加剂;同时公司开发出磷酸钛铝锂LATP粉体和浆料等两种规格体系,应用在正极材料包覆、隔膜涂覆,有效改善安全性。硫化物技术路线固态电解质的部分痛点主要在于硫化锂,由于其合成工艺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目前从小试、中试结果来看,技术指标良好。
16.请问地产业务剥离的情况进度如何?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务的剥离事宜,包括项目推介及接受意向方的尽调等。目前公司拟因企施策,对厦门滕王阁下属公司股权分别公开挂牌转让。目前厦门滕王阁已完成其持有同基置业47.5%股权、成都滕王阁100%股权、全资子公司厦腾物业所持有成腾物业100%股权的转让。同时,公司也在同步推进其余房地产业务的处置工作。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房地产板块的转让工作,后续如有实质性进展,公司将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